视力下降、致盲!这4类白内障谣言,让爸妈别再信啦!
来源:希玛眼科 2025-08-11 13:50:42
日常生活中,咱们常常会听到父母念叨,年纪大了眼睛就不好使,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可除了老花眼的问题,白内障更像个潜伏在暗处的「视力窃贼」,说不定哪天就悄悄夺走父母的光明。
然而,对于这个潜藏的视力威胁,网络、电视、广告等渠道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使得不少人难以分辨真假,甚至因此延误了病情。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常听到的传言到底靠不靠谱。
谣言一:白内障=眼睛发白
从白内障这个名词上来说,很多人顾名思义会觉得得了白内障之后,眼睛会变白,更有一些老人会和医生说:
“医生,我眼睛这边有个白白的.....是不是得了白内障?”
白内障指的是眼球内的晶状体全部或部分变得混浊而引发的眼部疾病。实际上,用肉眼能看到眼球上有白点,未必就是白内障造成的。
人的眼睛里有个叫晶状体的部位,它就像相机的镜头,用久了之后,拍出来的照片就不再清晰了。所以,人年纪大了之后,看东西也不如年轻时清楚。
不过,咱们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白内障比较严重,黑眼珠中间是能看到白色混浊的晶状体的。
谣言二:点眼药水能治白内障
尽管很多老年人觉得得了白内障滴几滴眼药水就行,但目前并没有研究能证明,眼药水对治疗白内障有确切的效果。眼药水没法让已经混浊的晶状体重新变得透明。
对于已经快成熟的白内障,手术是现在医学上公认能矫正的方法。
白内障手术一般是先借助显微器械在囊膜上开个小口,然后用超声乳化手柄把囊袋里已经混浊的晶状体吸出来,再植入人工晶体。
谣言三:白内障要熟透才能做
过去的手术采用大切口的囊外摘除方式,要等白内障成熟,再将核整个取出来。但,随着技术的进展,目前采用的超声波乳化手术,以早、中期为宜。
所以,当白内障发展到影响生活质量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不要等到白内障过熟。成熟期后的白内障会使手术难度加大,风险增高,由利转弊。
同时,白内障从发生到成熟需要的时间较长,患者长期生活在模糊世界中,也会很影响生活质量。
谣言四:人工晶体越贵越好
白内障手术,可以理解为把有缺陷的眼睛零件(已浑浊的自然晶体)取出来,重新安装一个定制的个性人工晶体(零件)。
目前的人工晶体分好多种,有可以同时看远、看中、看近的「连续视程晶体」,散光、近视、老花都可以矫正,还有单一看远或看近的「单焦晶体」。
虽然连续视程晶体有不少优点,但对于一些白内障患者来说,并不一定合适。
所以,最终选择哪种晶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并不是越贵就越好,得根据自己眼睛的情况来匹配。